【藝療筆記】 藝術創傷是什麼?


分享一下跟高齡者工作常用到的一個詞彙~
大家有聽過「藝術創傷」這個詞嗎?


        請大家回想一下,是否從小到大身邊總是有人畫圖很好看、人人都稱讚呢?

(圖片來源:https://pxhere.com/en/photo/1170909)

也是否有人每次畫圖都躲在角落,沒有自信,常常說:「我不會畫畫,不知道要畫什麼。」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pexels.com/photo/toddler-with-red-adidas-sweat-shirt-783941)

這兩種人在國小階段可能差距不大,挫折感沒那麼深,大家都還很願意練習,也比較沒有包袱。但到了高齡階段以後,這個差距就很大了,每次在課程前詢問長輩們與藝術的關係,常常會有兩極化的說法,不是一直都有創作習慣或是藝術工作者,要不然就是50年以上沒拿過畫筆的長輩。
       當歡樂的暖身活動結束,我從包包拿出圖畫紙、蠟筆、彩色筆時,就是長輩們焦慮的時刻了,有人老神在在、有人躁動不安,甚至直接把彩色筆拿給旁邊的人請人代勞XD
「我又沒讀過書,不要叫我拿筆啦!」
「不要叫我畫圖,我不會畫!」
這都是帶領高齡藝術活動時常常會聽到的話。
        不論是教育程度、個人經驗或社會環境影響,藝術創傷的陰影經過歲月都還是存在每個人的心中,甚至成為了一種厭惡,對於許久沒拿過畫筆的長輩而言,藝術更是有距離感甚至是排斥的。      
        常常看到很多帶領藝術活動的老師容易忽略這一塊,常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叫長輩畫圖,這時候會希望大家思考一下,你的活動目標若是要幫助長輩紓壓的,是否反而讓長輩壓力更大呢?你有達到你的目標嗎?

我常常會跟大家提到一個觀念
「藝術治療不等於美術教育。」
「沒有美醜,重點是過程。」
跟高齡工作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
「幫助大家重新跟藝術交朋友。」
大家可以檢視一下自己過去的帶領技巧是否有這些問題唷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邊提供幾個避免藝術創傷的小技巧🎨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補充提問
Q:「假如長輩真的非常排斥藝術,還要逼長輩創作嗎?」
A:當然不用逼!
我們必須了解自己專業的益處,也必須了解專業的限制!
每種療法都有一定的效果,雖然藝術治療有很多的好處,但以職能治療的角度而言,如果長輩能從事對自己更有意義的活動,那也是很棒的!

(舉例來說,總鋪師奶奶燒得一手好菜,料理對她來說是很有意義的,某方面來說也許有藝術性的表達呢😂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職能筆記】給我複雜起來!推薦我最愛的model,人類職能模式(MOHO)

【藝療筆記】讀懂長輩冰山底下的話語,成為溫暖的工作者

【藝療筆記】雜誌拼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