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藝療筆記】長照機構與存在藝術治療

明天要提計畫了好緊張😱,其實當初考研究所的時候,我就確定了研究的方向。跟大家分享我的研究主題,就是「存在藝術治療針對長照機構的介入」。

因為我過去常常與機構爺奶工作,發現到爺奶們的存在議題像是海平面下的暗礁,到處浮現卻充滿著危險,就連工作人員也不敢碰觸像是對機構沒有歸屬感的奶奶,總是想要回家努力復健卻多次中風的爺爺,對人生充滿絕望;配偶過世被子女隱瞞,知道真相時受到心理衝擊的奶奶;晚年被子女遺棄,脾氣不好像是刺蝟一般的爺爺等等。

以上我的所見所聞,發現到長輩的心理議題幾乎都與「存在」有關。

大家應該有點問號
存在??是什麼??
要了解存在,就必須從存在心理學開始說起了,存在心理學起源於存在主義哲學,像是強調人與世界的組成、活著的價值、以及人普世的痛苦掙扎等等...
探討這些議題不會是太舒服的經驗,存在主義是去中心的,認為人除了自己賦予的意義以外,其實並沒有特別的意義,就僅僅是存在於這個世界而已。因此,人若找不到存在的意義,便容易失去存在感。也讓「存在的意義」這個問題糾纏著我們。
有人說存在是痛苦的哲學,「存在的焦慮」是人的重要課題,存在心理學的張力就在於經驗到這些無可避免的痛苦時,才能夠體驗到存在帶來的希望。存在心理學也強調人必須對自己負責,透過責任、行動、意志來找尋自己的存在價值。

老師,我還是有聽沒有懂啊!!
沒關係,想想看是否有以下經驗,
(1)平常不覺得自由有什麼了不起,但是當兵時是否曾在半夜裡懷疑人生?


(示意圖)
(2)平常總是說自己不怕孤單,但卻在失戀時懷疑自己的價值?
(示意圖)
(3)平常好像很豁達,卻在生了場重病之後,開始思考活著的意義?
(示意圖)
存在心理學家Yalom曾說過:「一旦當事人承認對於促成自己生命的困境,也會知道只有自己有力量改變這個情境。」存在心理學就是這樣的概念。簡單來說,「當我們面對這些痛苦的時候,才會意識到存在是什麼。」這樣有比較了解嗎?

以下簡單解釋幾個重要名詞「忽略存有」、「注意存有」、「邊界處境」、「終極關懷」
(1)忽略存有
首先,「忽略存有」與「注意存有」是哲學家海德格(Heidegger)提出的兩種存在模式。一般人大多處於忽略存有的狀態,沉浸於日常生活的瑣事中,不會特別覺察人與世界中存在的事實。
(示意圖)
(2)注意存有
個體開始覺察自己存在的事實,會產生焦慮以及許多痛苦掙扎,並致力於探索人生的存在議題。
(3)邊界處境
那怎麼會從忽略存有變成注意存有呢?這就必須要談到邊界處境(boundary situation)了。邊界處境是指遇到生活上的困境,而處在急迫、痛苦、困惑、無可避免時,便會激發到達的狀態。就好像前面說的當兵、失戀、生重病一樣,此種狀態好像人走在鋼索上一般,感到焦慮並經驗到痛苦。也因為經驗到某些不可抗力的改變,便從忽略存有進入注意存有的狀態。
(4)終極關懷
存在主義的四大終極關懷:自由、死亡、孤獨、無意義,被存在心理學家認為是人生在世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。


因此,我認為,長者住進機構本身就是一種邊界處境,而導致一直在這四個命題當中掙扎。像是
自由-被限制的空間或輪椅上
死亡-慢性病糾纏的焦慮以及容易接觸死亡的環境
孤獨-有家歸不得、身邊都陌生人
無意義-生命的空虛、一天過一天

以上解釋就是我的研究動機,
我會希望將存在藝術治療應用於機構長者,來達到心理層面的療效。
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職能筆記】給我複雜起來!推薦我最愛的model,人類職能模式(MOHO)

【藝療筆記】讀懂長輩冰山底下的話語,成為溫暖的工作者

【跨領域心得】藝術在職能治療/藝術治療當中的角色?